德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征求《德阳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
索  引  号: sgjjzx-2025-000001
文  号:
发文日期: 2025-03-25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关  键  词:
相关附件:
发布时间: 2025-03-25 来源: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浏览次数: 打印

为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将我市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范围,切实帮助灵活就业人员解决住房问题,我市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同意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结合我市实际起草了《德阳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期限:2025年3月26日至2025年4月26日。如有修改意见和建议,请于4月26日24:00点前发至电子邮箱1057731771@qq.com。

附件:德阳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工作

方案(征求意见稿)

联系人:张文娟,联系电话:0838-2506305

德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2025年3月25日


德阳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

制度试点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进一步释放住房公积金政策红利,最大程度满足灵活就业人员的住房需求,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试点工作的有关部署,结合德阳实际,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完善,探索适合灵活就业人员特点的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和管理模式,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激励更多灵活就业人员在德稳业安居,助力我市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二、试点原则

(一)坚持一个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将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范围,让更多群体共享制度成果,进一步提升制度的影响力与生命力。

(二)把握两个定位。牢牢把握促进共同富裕这个目标,推动构建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牢牢把握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主题,通过“小切口”做好民生“大文章”,为德阳高质量发展增劲赋能。

(三)抓好三个统筹。一是统筹好整体推进与专项突破。把开展试点深度融入德阳加快建设中国装备科技城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强市这个整体,在实施同城融圈、工业强市、县域进位、文旅争先、乡村振兴“五大战略”中抓住关键、找准结合、专项突破。二是统筹好上下联动与左右协同。充分调动区(市、县)的积极性,推动多部门协同优化政策环境。三是统筹好改革创新与风险防范。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特征开展政策创新,建立符合住房公积金运行特征的风险防控机制,确保试点稳中求进。

三、试点内容

(一)试点时间。2025年5月至2028年5月

(二)缴存政策

1.缴存对象。年满16周岁且未达法定退休年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体经营者、非全日制工作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等。

2.自愿缴存。灵活就业人员应当以个人名义设立账户缴存住房公积金,并在账户设立时与公积金中心签订协议,约定缴存金额、缴存方式及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内容。灵活就业人员可选择按月缴存、按季缴存、按年缴存住房公积金。灵活就业人员可自行申报住房公积金缴存金额。

3.账户开立。灵活就业人员申请开立个人账户时,须通过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管服务平台核查其住房公积金账户情况,防止“一人多缴”。灵活就业人员个人账户自设立之日起,连续3个月未能正常扣款,其账户作封存处理;连续6个月及以上个人缴存额为零,其账户作注销处理。

4.身份转换。缴存人身份在灵活就业人员与单位职工之间转变时,其缴存身份可在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体系与单位职工缴存体系之间转换。本市无住房公积金贷款余额的灵活就业缴存人可通过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平台转出,转出后原账户注销;其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灵活就业缴存人可通过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平台转入。

(三)提取政策。灵活就业缴存人在德阳市行政区域内无住房公积金贷款余额的,可自由提取其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内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存的资金余额。

(四)贷款政策。在四川省和重庆市行政区域内缴存住房公积金的灵活就业人员,购买德阳市行政区域内的自住住房时,可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按协议约定履行了缴存义务,月平均缴存额及个人账户资金余额达到规定条件,且信用良好的灵活就业缴存人,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时可享受保底贷款额和可贷额度上浮,上浮后的贷款额度不得超过我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

(五)资金管理。建立“分账记录、资金共用”的资金池,资金实施统一管理,建立“灵活就业人员缴存”核算模块开展分类辅助会计核算,使灵活就业人员缴存的资金既保持相对独立,又可报表细化分类核算损益。

(六)风险防控。建立完善的贷款管理制度,探索利用第三方征信、信用评分模型等手段,加强贷款全流程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充分发挥受托银行作用,重点监测抵押物状态、估值变化等情况,加强贷款风险预警处置。健全贷后风险管理措施,继续加大释放保险产品在风险防控方面的保障作用。

(七)政策配套

1.缴存补贴。对参与制度的灵活就业人员给予开户及缴存补贴。补贴政策实施最长不超过三年。

2.提供税费减免。灵活就业人员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依法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3.支持租购住房。在分配保障性租赁住房时优先考虑参加制度的灵活就业人员。鼓励租赁机构为参加制度的灵活就业人员给予“免押金、减租金”等优惠。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为参加制度的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物业费减免等购房配套优惠。

4.主动服务全市社会经济发展

(1)助力科技人才培育。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支持德阳建设高端装备科技城的意见》,加大释放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建设高端装备科技城中的“引人留人”效应,对留德、返德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最高1700元的缴存补贴,并上浮贷款额度 10万元,支持高校毕业生来德留德,促进健全“引育留用”全链条体系。

(2)助力县域农业发展。各区(市、县)家庭农场主及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鼓励各区(市、县)财政给予相应额度的一次性补贴。

(3)助力文旅产业发展。围绕打造“四高地一名片”,将从事文旅产业的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鼓励对租赁德阳市国有公司资产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灵活就业缴存人,给予租金减免等优惠。

(4)引导退役军人建制。支持未就业的退役军人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设立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并缴存住房公积金,优化退役军人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流程,鼓励退役军人将部队发放给个人的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等一次性补缴进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增加资金积累,助力退役军人在就业地尽早实现安居。

(5)融入跨区域合作。依托成德两地区(市、县)共建产业合作园区,协同推进园区各类形态灵活就业人员建制,实现“权益互认、成果共享”,并将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使用住房公积金纳入成德住房公积金通办事项,助力成都建圈强链战略实施。

(6)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自愿缴存住房公积金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享受金融机构提供的定制化信用支持,如信用消费贷款等。探索为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购买住房公积金贷款保险,提供相应的救助保障与人身意外保障。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试点工作列入市委深改委重大改革台账及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推进事项。成立德阳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工作专班,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区(市、县)政府、市公积金中心、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总工会、市税务局、人行德阳市分行、相关国有公司、合作金融机构为成员单位。工作专班负责统筹协调试点工作,定期对试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和通报,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充分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及优势,开展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课题研究,为试点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数据分析,助力完善制度体系。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对试点各项工作的合法性、合规性、可行性进行审查。

(二)明确责任分工。市公积金中心切实履行试点工作的牵头职责,有效发挥协调作用,推进试点工作落实落细;发改部门负责联动推进住房公积金信用体系建设;经信部门、科技部门将试点政策纳入中国装备科技城建设配套支持政策,在分类做好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育、用、留工作中联动发挥好住房公积金的政策效应;司法部门对试点工作进行全周期的法律审查指导;区(市、县)政府、财政部门做好资金补贴等相关工作;住建部门对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灵活就业人员在住房资源配置方面进行协调;农业农村部门做好省、市、县级新型职业农民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的分类管理;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做好退役军人参加住房公积金灵活缴存试点建制引导与服务;市总工会做好各类行业工会灵活缴存试点建制引导;税务部门依法落实好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后的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政策;人行德阳市分行指导金融机构积极参与试点工作,鼓励和调动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并借助其管理经营的优势放大试点成果;国有公司做好租赁其商业经营性资产的资金减免工作;合作金融机构借助服务网点优势配合开展试点工作宣传,为缴交住房公积金的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定制化信用支持。

(三)强化宣传引导。要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渠道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公众关切,主动答疑解惑。通过“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走进一次新闻直播间、组织一次公众号直播”,迅速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的相关政策要在我市主流媒体上持续报道,灵活就业人员普遍关心的重点事项要通过各种形式在人员密集场所的宣传媒介全覆盖投放,并充分发动我市新兴自媒体采取喜闻乐道的方式不断提升宣传感染力。

责任编辑:公积金中心网站管理员